首页 现货资源 报价单下载 采购信息 集采竞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建材动态 > 正文

网状结构复合纳米液态环保涂料问世

发布日期:2016/3/4 1 来源:互联网 分享到:

  【找建材】 2015年1月5日,湖南蓝天豚绿色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布了新型环保内墙装饰装修壁材硅藻泥的突破性技术成果——纳米级硅藻泥。

  2015年11月23日,蓝天豚发布了硅藻泥新材料的重大科技成果——一种网状结构复合纳米液态环保涂料,将纳米级硅藻泥再度创新升级,问鼎世界环保涂料高新纪录。网状结构复合纳米液态环保涂料的问世,是中国环保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性技术成果,是中国环保涂料高新技术领先国际同行的重要标志。

  硅藻泥的原材料是硅藻土,硅藻土为多孔矿物材料,其孔径从几纳米到数百纳米,是一种天然纳米孔径无定形硅质材料,因此,硅藻泥除了具有吸湿和放湿性能外,还具有吸附甲醛、甲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性能。

  硅藻泥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硅藻土原材料的性能,如孔体积、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硅藻结构形态和硅藻含量,以及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性能。其中,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与硅藻结构形态、纯度(硅藻含量)以及加工方式相关。硅藻土的比表面积越大,孔体积越大、孔径越小,则硅藻土的平衡吸湿量和平衡放湿量越大,同时有毒有害气体的饱和吸附量越大。煅烧温度越高,硅藻土的吸、放湿性能越弱,未煅烧硅藻土的调湿性能优于煅烧硅藻土。

  据了解,目前硅藻泥行业内普遍使用的是煅烧型硅藻土,其比表面积仅为1m2/g~2m2/g,比表面积不大,直接导致吸附净化功能降低,甚至丧失硅藻泥产品本身的功效。普通硅藻泥的孔径一般在50nm~1000nm,而甲醛、氨、苯等有毒分子的直径分别为0.4nm~0.6nm,被吸入孔隙的甲醛等有毒分子无法稳定和分解。

  蓝天豚硅藻泥率先使用非煅烧(水筛洗)硅藻土原矿,通过纳米改性硅藻土孔隙技术和复合型纳米TiO2负载技术,最终研发出网状结构的复合纳米液态硅藻泥。其原材料硅藻土大部分孔径达到5nm左右,分子筛结构的网状密度也增加了160多倍,比表面积由40m2/g~65m2/g增加到400m2/g~1000m2/g,大大提高了其吸附能力,同时将吸入纳米孔隙里的毒分子,在复合型纳米TiO2的作用下被完全分解。不仅如此,因其原材料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得到了大大提升,意味着增加有害物质的吸附量,减少反吸附,硅藻泥的产品功效得到显著提升。

【免责声明】

1、找建材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找建材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 及时性、原创性等。

3、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处理。